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代码:6206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

修业年限:学习年限最低不少于3年,在校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含休学)。

四、职业面向与就业岗位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62)

康复治疗类(620601)

卫生(84)、社会工作(85)

康复技师(2-05-07-13)、保健按摩师(4-10-04-02)

物理治疗师

作业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

保健调理师

康复治疗士/师资格证书

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进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职业群,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按照康复治疗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的现行要求,除国家规定思政课程、军事课程以及体育课程外,将其他课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发展的岗位工作内容,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梳理,将课程体系划分成通识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实践教学平台4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其明确的目标任务,并由若干课程组成。其中,通识通用能力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较好的文化素质、发展素质,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 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和与各种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主要培养专业能力,包括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以体现完成康复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应用为核心设置课程,同时辐射相近岗位和发展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要求;职业拓展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迁移岗位知识和能力,为职业拓展提供支持。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其他与康复治疗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康复治疗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4)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与综合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5)具有按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具有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知识。

 (6)熟悉康复治疗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健康教育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辅导、参与科研的能力和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4)能正确采集病史,为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作业能力、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手功能和言语障碍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5)能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恢复和増强肌力训练、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等运动治疗。

 (6)能正确选择并运用电疗、光疗、超声、磁疗、热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7)能运用推拿、按摩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8)能正确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感觉知觉及认知功能训练;能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治疗、文体治疗;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假肢、矫形支具,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等。

 (9)能正确地对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失语症、构音障碍等)进行基本的言语功能评估和训练,能对语音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简单语言训练。

(10)能独立开展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任务体系”,并且加强在课程内部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建设和实施,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关键工作技能入手,分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辅导课程,为学生搭建适应岗位职业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依据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及“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理念,构建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3能力(通识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1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组织校企专家进行社会调研,开展职业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特有的工作流程,围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中的康复治疗师、保健按摩师等主要工作岗位,按照工作的性质与要求,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单项工作任务,并将单项工作任务整合为典型工作任务。

表2 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序号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工作情景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

1

康复治疗师

为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整体全面康复

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物理因子治疗、认知治疗、吞咽治疗

医患沟通、康复技术实施、健康宣教

(2)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典型工作的分析、遴选、归纳,按照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纬度一致性原则,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对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提交工作任务分析成果--“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表3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对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整体全面康复

1.具备康复评定、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常见疾病康复等基础知识;

2.具备确保病人安全的情况下应用康复技术的能力;

3.具备与患者本人和家属、医生和其他健康照顾团队成员有效沟通能力;

4.具有康复心理、伦理知识与卫生法规的能力;

5.具备健康教育宣教和评价宣教有效性的能力。

(3)构建课程内容

针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明确的职业能力,按照工作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和认知、职业成长规律,结合课程设置,重组课程内容,确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组织、教学时数等问题,完成教学设计,最终制定课程标准。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完以下必修模块课程32门,选修模块课程12门,总课时2704学时。课程分为五个模块。

1.职业通识通用能力模块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完以下模块中公共必修课程17门, 公共任选课程3门。

表4 公共基础课程

模 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职业通识通用能力模块

1公共必修课程

0001101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1201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1102B

大学体育与健康(一)

0001202B

大学体育与健康(二)

0001302B

大学体育与健康(三)

0001402B

大学体育与健康(四)

0001103B

大学英语(一) 

0001203B

大学英语(二)

0001204B

信息技术

0001205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0001104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001105A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0001106C

军事理论(军训)

0001107A

形势与政策

0001108A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0001109A

创新创业教育

0001206A

劳动教育

0002110B

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

0002116B

礼仪与沟通

0002118A

赋能大讲堂

2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任选课程(48学时)

教务处分别在第2、3、4学期公布公共选修课程名称,学生每学期从三类课程中选修16学时。

2.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本专业学生必修本模块专业基础课程7门,专业核心课程8门。

表5 专业课程

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1专业基础课程

0393101B

人体解剖学

0393102A

康复医学概论

0393201B

人体发育学

0393301A

临床医学概论

0393202B

生理学

0393302B

病理学

0393103B

康复心理学

2专业核心课程

0394203A

人体运动学

0394204B

康复评定技术

0394303B

运动治疗技术

0394304B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0394401B

作业治疗技术

0394402B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0394403B

常见疾病康复

0394404B

言语治疗技术

3.职业拓展能力模块

本专业学生必修本模块专业选修课程6门。

表6 专业选修课程

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专业选修课程

0395104B

医用化学(含生物化学)

0395305A

医学影像学

0395206B

老年康复

0395405B

神经病学

0395406B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0395501A

社区康复(线上)

4.实习实训模块

本专业学生必修本模块4门课程。

表7 实习实训课程

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实习实训模块

实践课程

0397501C

综合实训

0397502C

跟岗实习

0397601C

毕业顶岗实习

0397602C

顶岗实习报告

5.课外综合素质教育模块(第二课堂活动)

表8 课外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模块

项目内容

对接第一课堂课程

课外综合素质教育模块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参加党校、团校、青马工程等思政教育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社会实践与自愿服务

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 “逐梦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支教助残、参加“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人文素养与交往能力

参与人文素养通识教育、艺术素养教育、团队训练、演讲辩论等校园文化活动及获得的相关荣誉。毕业前借阅图书册数不少于学校规定。参加学生社团并获得的相关荣誉。

《礼仪与沟通》

社会工作与领导能力

在校内党团学组织(含学生社团)的工作任职经历、在校外的社会工作履历和各级各类大学生骨干培训,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参与心理、健康、体育类活动、课外劳动的经历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劳动教育》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的经历及就业、实习、见习的创新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方式:此模块由“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按照《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在学生毕业前形成第二课堂成绩清单,与第一课堂课程成绩按照4:6比例,综合形成第一课堂课程成绩。

 

(四)专业主干课程说明

1.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概述课程介绍:《康复医学概论》是关于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医学概述、残疾基础、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康复伦理等。

计划授课28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践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使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能正确认识康复医学基本概念及内容,具备康复及康复医学的专业素养;熟悉康复医学的手段与方法、服务体系、专业人员教育和培训、康复事业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具备“全面康复”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同时,了解康复医学所涉及的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学习重点,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高尚的康复执业情操, 具备康复医学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继续学习康复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康复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素质能力基础。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记、视频资料、书面作业、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

2.康复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课程介绍:《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划授课28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践6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突出康复专业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奠定基础。《康复心理学》是康复专业的一门的基础课,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正确运用可以更好地为临床的“康复治疗”服务。注重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康复也强调包括心理康复在内的全面康复、整体康复,这对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康复治疗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和知识的空白点,起到加强自学、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记、视频资料、书面作业、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

3.人体运动学

人体运动学课程介绍: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体运动学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在康复治疗、康复保健、康复教育等康复治疗岗位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它以《康复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课程的基础。

计划授课1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教学、启发式、鼓励式、点评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形成思维习惯,要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使讲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实物辅助教学,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相关技能训练的认识。采用提前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评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考勤(15%)、作业练习(25%)、项目测评(10%,对五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终结性测评占60%,形式为闭卷考试卷(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内容)。

4.康复评定技术

康复评定学课程介绍:《康复评定技术》是研究患者功能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康复评定, 明确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确定康复目标与治疗方案,通过初期、中期和末期的康复评定,可以进行疗效评定和预后判断。作为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康复评定是制定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是保障康复治疗安全的前提。《康复评定技术》 是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治疗士(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在历年的考试内容中都占有一定比重。掌握康复评定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划授课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及时更新,对初始接触康复评定技术的学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训练的要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避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维护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深入浅出,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知识考核+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读书笔记、视频资料、小课题研究作业、课程小论文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

5.运动治疗技术

课程介绍:《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康复治疗岗位需求,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运动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对于临床常见运动治疗方法的使用能力,掌握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肉牵伸技术、改善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步行训练、牵引技术、神经生理治疗技术、增强心肺功能技术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具体操作与应用,让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关键支撑作用。

计划授课96学(其中理论66学时,实践3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根据医院康复科岗位工作需求并结合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治疗士(师)资格考试标准,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为达成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学生通过医院见习观摩活动、讨论活动、学习型任务实训等教学活动,沿着“看中学、做中学、学中思、思中会”的阶梯发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仿真训练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课程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评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考勤(5%)、作业练习(15%)、专题报告(10%,主要为案例分析和医院见习见习观摩反思笔记)、项目测评(10%,对五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终结性测评占60%,形式为闭卷考试卷(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内容)。

6.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康复评定学课程介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主要以解决功能障碍为核心,促进病、伤残者融入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电疗、光疗、磁疗、超声治疗、传导热治疗、生物反馈等传统物理因子理论的掌握和对临床常见物理治疗仪器的使用。本课程以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原则,高度融入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治疗士(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内容,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计划授课6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践2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及时更新,对初始接触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学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训练的要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避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维护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深入浅出,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知识考核+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记、视频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

7.作业治疗技术

作业治疗技术课程介绍:作业治疗(OT)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作业治疗技术的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顺应伤残病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参与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根据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作业治疗技术的原则和技术、社区和家庭的作业疗法技术(OT)、脑卒中的 OT、颅脑损伤的OT、脊髓损伤的 OT、脑瘫的 OT、周围神经损伤的OT、呼吸系统疾病的的OT、烧伤的 OT 等。通过本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计划授课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16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根据医院康复科岗位工作需求并结合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治疗士(师)资格考试标准,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为达成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学生通过医院见习观摩活动、讨论活动、学习型任务实训等教学活动,沿着“看中学、做中学、学中思、思中会”的阶梯发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仿真训练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课程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评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考勤(5%)、作业练习(15%)、专题报告(10%,主要为案例分析和医院见习见习观摩反思笔记)、项目测评(10%,对五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终结性测评占60%,形式为闭卷考试卷(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内容)。

8.常见疾病康复

常见疾病康复课程介绍:是以临床康复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临床疾病康复的定义以及临床康复的目标,临床疾病康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关节炎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 疏松症、骨折后、冠心病、高血压的、糖尿病、老年痴呆、烧烫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通过本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计划授课96学时(其中:理论66学时,实践3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及时更新,对初始接触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学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训练的要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避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维护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深入浅出,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知识考核+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记、视频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

9.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中国传统康复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康复专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基础课程,涵盖了常见疾病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康复护理、健康保健等岗位最基本的康复治疗技能,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传统治疗技术,特别是在以康复任务为驱动的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对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只有经过严格而规范的《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好基本康复治疗能力,才能为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划授课6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践2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及时更新,对初始接触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学生应按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训练的要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避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禁锢和僵化,应维护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深入浅出,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知识考核+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占40%,可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记、视频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等,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期末考试占60%,一般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用能力为主;其中除了对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外,还需对传统技术进行操作考核,技能考核占(30%),理论成绩占(30%)。

10.言语治疗技术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介绍:言语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全面、深入、新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课程是继康复基础和康复临床的桥梁课。对掌握康复医学专业理论,即明确的特征、范畴、知识结构、专门的诊疗技术及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内容主要包括针对各类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和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通过本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计划授课6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践20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强化学以致用为教学重点。着重阐明各类疾病并发言语功能障碍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理变化,注重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适应新世纪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课程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评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考勤(5%)、作业练习(15%)、专题报告(10%,主要为案例分析和医院见习见习观摩反思笔记)、项目测评(10%,对五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终结性测评占60%,形式为闭卷考试卷(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内容)。

11.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课程介绍:人体发育学是全面探索和研究人生全过程的科学,从防治各类发育异常与疾病及相关功能的角度看,学习人体发育学,对于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和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后学课程为康复临床课如:《常见疾病康复》、《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技术》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运动疗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了功能解剖、人体发育的基本常识和运动分析、康复评定的能力等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都是以人体结构和功能发育为理论基础的,与人体发育学有着密切关系。

计划授课32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

课程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强化学以致用为教学重点。着重阐明婴幼儿心理社会功能发育的规律,强调理解情绪和情感对婴幼儿社会功能发育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

课程考核方案: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评并重,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兼顾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考勤(5%)、作业练习(15%)、专题报告(10%,主要为案例分析和医院见习见习观摩反思笔记)、项目测评(10%,对五项实践内容考核评价);终结性测评占60%,形式为闭卷考试卷(考试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内容)。

 

七、教学进程安排

 

表9 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分类模块

课程性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知识讲授

技能

训练

20

20

20

20

20

20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职业

通识

通用

能力模块

 

公共必修课程(634学时)

0001101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6

38

18

4






0001201B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8

16


4





0001102B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一)

28

4

24

2






0001202B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二)

32

4

28


2





0001302B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三)

32

4

28



2




0001402B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四)

32

4

28




2



0001103B

大学英语(一)

56

28

28

4






0001203B

大学英语(二)

64

32

32


4





0001204B

信息技术

56

28

28


4





0001104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8

16

12

2






0001205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2

32

0


2





0001105A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8

28

0

2






0001106A

军事理论

36

36

0

军训期间完成

0001107A

形势与政策

32

32

0

第1、2、3、4学期各8学时

0001108A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8

18

0

入学教育2学时和第2、5学期各8学时

0001109A

创新创业教育

32

20

12

第1、2、3、4学期各8学时

0001206A

劳动教育

8

8

0

第一学期前4周,每周2学时

公共限选课程(76学时)

0002110B

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

28

12

16

2






0002216B

礼仪与沟通

32

16

16


2





0002118A

赋能大讲堂

16

16

0

1-4学期每学期选听讲座4次

公共任选课程(48学时)

开设在第2、3、4学期,学生三个学期从三类课程模块中各选修16学时。(课程目录以教务处公布的为准)

职业通识通用能力模块学时小计

758

472

286

14

17

1

1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334学时)

0393101B

人体解剖学

70

50

20

5






0393102A

康复医学概论

28

28

0

2






0393201B

人体发育学

32

24

8


2





0393301A

临床医学概论

64

64

0



4




0393202B

生理学

48

40

8


3





0393302B

病理学

64

50

14



4




0393103B

康复心理学

28

22

6

2






专业核心课程( 544 学时)

0394203A

人体运动学

16

16

0


1





0394204B

康复评定技术

48

32

16


3





0394303B

运动治疗技术

96

66

30



6




0394304B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64

44

20



4




0394401B

作业治疗技术

32

48

16




4



0394402B

物理因子治疗

64

44

20




4



0394403B

常见疾病康复

96

66

30




6



0394404B

言语治疗技术

64

44

20




4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学时小计

846

638

208

9

9

18

18



业拓展能力模块

专业选修课程

0395104B

医用化学(含生物化学)

28

20

8

2






0395305A

医学影像学

64

64

0



4




0395206B

老年康复

32

24

8



2




0395405B

神经病学

64

64

0




4



0395406B

康复辅助器具技术

16

14

2




2



0395501A

社区康复

32

32

0





2


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学时小计

236

218

18

2

0

6

6

2


实践技能模块

实践课程

 

0007101C

军事技能训练

112

0

112

2周






0007102C

劳动实践

52

0

52

10

14

14

14



0397501C

综合实训

40

0

40





2周


0397502C

跟岗实习

160

0

160





8周


0397601C

毕业顶岗实习

480

0

480





6周

18周

0397602C

顶岗实习报告

20

0

20






1周

实践技能模块学时小计

864

0

864





20

20

总计

2704

1328

1376

25

26

25

25

22

20

 

注:1、第五学期的课程授课形式为在线课程。

表10 课程学时分配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学时

比例%

学时

比例%

公共基础课(含选修和必修)

922

34

公共基础课

634

27

专业课与集中实践

(含必修和选修)

1782

66

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846

36

小计

2704

100

集中实践

864

37

理论

1332

49

小计

2344

100

实践(含课带实践和集中实践)

1386

51

公共基础课

124

34

合计

2704

100

专业课

236

66

理论:实践

1:1.1

小计

360

100

合计(学时)

2704

选修占总学时比%

13.3

表11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实践

周数

开设学期

1

2

3

4

5

6

入学教育

聆听讲座报告、小组讨论、心得体会

1

1






军事技能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4

4






教学实践

假期到医院见习、观摩

2






岗前培训

2






毕业实习

卫生机构

32





劳动教育

(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

2


安全教育

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

1


合计

44







注:本表不含课内实践教学学时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条件

为更好的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学院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在原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和护理专业师资的基础上,整合师资资源,目前医护学院师资总数为50名,其中专职教师总数34名,专业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16名。

教师-课程匹配:按照教师所学专业及业务方向承担其匹配的专业课程;每名教师每学期承担的专业课程为1-2门。

(二)实践教学条件

为保证本专业实验、实训、实习课程的顺利实施,学院已建设一批稳定的校内外康复实训基地,充分满足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有序开展。

1.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表12 康复实践教学基地简介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配备设备

对应课程

主要功能

1

康复评定实训室

叩诊锤、多功能关节活动测量表、测角器、握力计、活动平板、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康复心理测试系统等

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

人体形态的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的评定、步态评定

2

作业治疗实训室

滚筒、木插板、手指阶梯、巴氏球、多功能作业治疗箱、认知图形插板、模拟作业工具、平衡协调训练桌、Ot桌、上螺丝等

 

作业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

功能性作业治疗、设计和选择相应的作业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职业前的作业疗法、辅助器具的使用

3

运动治疗实训室

Pt床、pt凳、楔形垫、平衡板、训练用阶梯、活动平板(医用慢速跑台)、系列沙袋、肋木、站立架、滑轮吊环训练器等

运动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

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改善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步行训练、牵引技术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具体操作与应用

4

中国传统康复实训室

推拿按摩床、玻璃火罐、耳穴模型、各类针灸针、针灸模型人、艾条、艾灸盒、刮痧板等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各条经脉的点穴化经、针刺手法、灸法及各类推拿技术

5

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

功能性肌电刺激、干扰电治疗仪、Tens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红外线灯、超声波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直流电机、蜡疗、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热磁治疗仪、治疗床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

电疗、光疗、磁疗、超声治疗、传导热治疗、生物反馈等传统物理因子的理论与操作技术

6

言语治疗治疗室

 

言语治疗机、录音机、其他言语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言语交流字等)、吞咽治疗仪、发音口型矫正镜等

言语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

失语症的治疗,吞咽功能的训练

7

康复辅助器具实训室

双轮助行器、肘杖、手杖、腋杖、轮椅、各类矫形器等

康复辅助器具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

8

人体运动学实训室

人体全身模型、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人体全身肌肉模型、神经系统模型、脊柱模型与解剖图谱、3D解剖软件、运动垫等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运动学、运动治疗技术

熟悉人体解剖结构

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等级:二甲及以上综合医院,以三甲综合医院为主。依托二甲以上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学生对康复治疗岗位的学习和实践要求,为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教学资源条件

学院为本专业的开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1.图书资源。目前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70万册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藏书体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相关书籍种类丰富;馆藏图书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拥有现代信息的管理手段;图书流通率较高,图书数量有计划地逐年增加,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和拓展课外知识提供了保障。

2.教学资源。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已开始尝试使用云课堂、网络在线资源进行授课,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整个教师团队已开始筹备开发精品在线课堂、经典案例库等自身网络资源库。

3.创新创业资源。学校已和企业共同打造了创新创业中心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习实训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念,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强调教为学服务。依托相关教改项目,深入开展研究与实践,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积极创新“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实行“教学互动”,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兴趣,努力创造轻松、热烈的课堂情境,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五)学习评价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的考试方法,进行了考试方式改革,采用多种考试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共理论课和专业课除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外,还经常采取课程小论文、案例分析、开卷、口试、实训等考试形式,要求教师减少背诵性的试题,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紧密结合,进行综合评分,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衡量和控制教学质量的目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角色扮演法方式(如:常见疾病康复)。本专业的“常见疾病康复”课程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角色扮演法”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的基本程序是:学生自由分组,每组根据需要,由4-7人组成,各老师事先确定案例,同学自己分派角色,在考试当天进行现场角色表演,老师根据各组的准备情况、表演水平、对知识点的表现到位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的效果,为每个同学打分。整个考试的过程,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3)结合课程特点,本专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部分专业课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人人过关、个个达标,并将考核结果与期末成绩挂钩,形成多种方式并存的考试模式。

(4)积极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教学活动。积极组织、选拨学生参加省、国家级的康复职业技能大赛;积极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定期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和相关比赛,如“解剖知识竞赛”、“康复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并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多种不同内容的社团,学生通过多样性的活动,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强化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并不断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建设团队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改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1.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成绩合格,达到了培养规格中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大学生体能测试达标。

十、说明

(一)方案的执行对象

从2021级学生开始执行

(二)方案修订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1.二级学院负责人

古天明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医护学院院长 教授

2.专业负责人

杨洪勤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医护学院院长助理 副教授

3.执笔人

王枫秋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医护学院  教师

4.部分参加人员

贾凤玥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医护学院 实验老师